投稿
新格
新品测评
机圈热点
企业出海
自贸区观察
创投圈
滚动
专题
榜单
4K高清
图说
商务合作
首页
7X24
视频
大模型
文娱
酒旅
游戏
科技
汽车
时尚
消费
医药
基金
券商
金融
保险
银行
地产
航空
能源
教育
IPO
首页
>
消费
一季度净利大跌68%、库存高企,洽洽食品陷增长困境
2025-06-07 消费 |来源:另镜 |作者:谢涵 |
1472
摘要:2025 年一季度,公司交出上市以来 “最差成绩单”
近日,洽洽食品披露了2024年财报以及2025年一季报。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71.31亿元,同比增长4.79%;归母净利润8.49亿元,同比增长5.82%。
曾经凭借一袋红皮瓜子火遍大街小巷的“国民零食” 洽洽食品,如今正遭遇成长烦恼。2025 年一季度,公司交出上市以来 “最差成绩单”。一季度,归母净利润7724.78万元,同比减少67.88%。
此外,葵花籽采购成本上升,库存高涨、核心品类葵花籽销量增长疲软等问题困扰着洽洽食品。这个陪伴了一代人的“瓜子大王”,正面临着 “啃不动年轻人” 的现实困境 。
上市以来“最差”季报诞生,毛利率承压
洽洽食品成立于2001年,主要生产坚果炒货类、焙烤类和薯片类等休闲食品,是中国坚果炒货行业的领军品牌。
洽洽食品的创始人是陈先保。20世纪90年代,陈先保是国企的一名科长,就职于安徽省商业厅下辖的糖烟酒公司,端着令人艳羡的“铁饭碗”。1995年,36岁的陈先保毅然辞去公职,趁着改革开放的东风,下海创业。
彼时,国内冷饮市场十分火爆,陈先保选择了这个创业方向,办起了一个冷饮食品厂。
不过,陈先保发现棒冰销售会受到季节性影响,因此陈先保几经选择,最终选择了瓜子这个行业。
1999年,洽洽瓜子正式推出上市,很快就火遍了大江南北,并迅速发展成经典红袋香瓜子。2011年,洽洽食品在深交所成功上市,成为中国“炒货第一股”。
经过多年的发展,洽洽食品的产品线日趋丰富,拥有洽洽红袋香瓜子、洽洽蓝袋风味瓜子、洽洽小黄袋每日坚果、洽洽小蓝袋益生菌每日坚果、每日坚果燕麦片、坚果礼盒等。
自2018年起,洽洽食品的利润就在高速驱动的状态。数据显示,2018年-2020年,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增速均在30%以上。
不过,2021年开始,洽洽食品的利润增速有所放缓。
2021年-2023年,洽洽食品的营业收入分别是59.85亿元、68.83亿元和68.06亿元,同比增长13.15%、15.01%和-1.13%;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是9.29亿元、9.76亿元和8.03亿元,同比增长15.35%、5.10%和-17.77%。
2024年,洽洽食品的业绩增长依旧疲软,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79%,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82%。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洽洽食品的业绩虽然有所增长,但是公司的产品销量却并没有太大起色。
2024年,公司休闲食品的销售量为23.87万吨,较上年同比增长0.94%;生产量24.06万吨,同比增长0.72%。在产销量疲软的同时,洽洽食品的产品库存大幅走高,2024年公司的库存量达到1.04亿吨,较2023年增长了22.90%。
2025年一季度,洽洽食品更是拿出上市以来的“最差季报”。
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15.71亿元,同比减少13.76%;归母净利润7724.78万元,同比减少67.88%。
针对一季度的业绩下滑,洽洽食品表示主要是因为春节错期因素,外加公司去年一季度销售收入基数较高所致。
实际上,公司的毛利率也在逐年走低。2025年一季度,公司的销售毛利率为19.47%,较2024年降低了近10个百分点,而一季度的销售净利率也仅有4.93%。
2024年,洽洽食品的营业收入的归母净利润虽然双双增长,但是公司面临着较大的库存压力。此外,在2025年一季度的“上市以来最差季报”,也给公司的经营带来不少的挑战。
销售费用飙升,市场竞争激烈
瓜子还能抓住年轻人吗?
洽洽食品的“红袋瓜子”长期被视为“国民零食”。2024年,根据沙利文认证,洽洽品牌瓜子连续5年全球销量第一。
瓜子仍然是洽洽食品的核心业务。2024年,公司葵花子产品的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61.45%。
然而,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零食类目的出现,年轻人对传统瓜子的兴趣减弱,部分转向坚果、辣条、薯片等新兴零食。因此,洽洽食品的核心品类的市场规模或许存在一定局限。
洽洽食品的财报数据或许体现了这一现象。2024年,公司葵花籽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60%,增长较为疲软。
洽洽食品的主要销售渠道是传统线下经销,线上销售收入比例仅有10%左右。此外,近年来我国零售渠道呈现去中心化、多元化、细分化趋势。线下渠道有便利店、仓储式会员超市、社区生鲜超市、零食量贩店、折扣店等业态的兴起和发展。
然而,洽洽的渠道结构仍以传统商超为主,在年轻人更加青睐的零食购买渠道,例如零食量贩店、即时零售和线上平台的布局稍显不足,应收占比较低。
不过,为了增加年轻人的购买欲望,洽洽食品也推出了不少“猎奇”的瓜子口味。例如,推出臭味系列瓜子,包括榴莲瓜子、螺蛳粉味瓜子、辣根瓜子等创新口味;还推出了茶系列瓜子,包括茉莉龙井味瓜子、荔枝茉莉味瓜子等。
不过,消费者对于“猎奇”口味的瓜子的评价褒贬不一。在社交平台,不少年轻人表示是因为好奇购买了“螺蛳粉味瓜子”,但并不会回购。
因此,诸如此类的猎奇瓜子或许能够吸引消费者一时的目光,但是是否能够长久地拉动瓜子品类的增长还是一个未知数。
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洽洽食品在营销上砸重金可谓毫不手软。
2022年-2024年,洽洽食品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10.18%、9.06%和9.99%,保持在较高水平。
年轻人对瓜子的消费偏好变化确实会给洽洽食品带来短期压力,若公司能持续提升研发投入、加速坚果业务创新,并深化零食量贩和海外市场布局,有望让洽洽食品加速发展。
然而,2022年-2024年,洽洽食品的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0.78%、0.95%和1.06%,仅在1%左右徘徊。
在此情况下,公司的产品却多次出现质量问题。
早在2013年,洽洽瓜子因“虫眼率接近20%”被媒体曝光,引发消费者大规模投诉。2024年12月,洽洽食品因榛子产品安全问题被消费者投诉并达成调解。
此外,2024年10月,消费者杨某通过小红书平台购买洽洽产品后,投诉其存在“不正当竞争”和“虚假宣传”问题,要求退货及赔偿损失。该投诉未达成调解。
因此,除了砸重金营销外,提高产品质量或许是洽洽食品亟须提起重视的问题。
当“国民瓜子”的光环逐渐褪去,洽洽食品正站在传统与创新的十字路口。这家零食巨头能否跳出“重营销轻研发”的路径依赖,在年轻消费者的挑剔目光与行业残酷内卷中杀出血路,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新消费loupe | 作者:谢涵 责编:陈秋 | 审核:张小蕾 | 监审:小婷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工作机会
友情链接
服务协议
京ICP备2025130743号
Copy Right © 2025 www.demirror.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