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新格
新品测评
机圈热点
企业出海
自贸区观察
创投圈
滚动
专题
榜单
4K高清
图说
商务合作
首页
7X24
视频
大模型
文娱
酒旅
游戏
科技
汽车
时尚
消费
医药
基金
券商
金融
保险
银行
地产
航空
能源
教育
IPO
首页
>
消费
成功美股IPO、门店扩张6440家,霸王茶姬能否续写东方茶饮神话?
2025-04-19 消费 |来源:另镜 |作者|张晨曦、邵阳 |
1100
摘要:霸王茶姬仅用了7年,便完成了从普通茶饮到资本神话的跃迁
北京时间4月17日晚间,茶姬控股有限公司(简称:霸王茶姬)正式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成功筹集4.11亿美元。此次IPO,霸王茶姬发行价28美元,开盘大涨至33.75美元,市值一度冲破75亿美元(约超540亿元人民币)。
霸王茶姬上市首日一度飙升逾48%,最终收涨15.86%报32.44美元,总市值59.54亿美元。
这是首个登陆美股的中国新茶饮品牌,年仅30岁的创始人张俊杰站上敲钟舞台。从2017年诞生于云南街头,到如今剑指国际资本市场,霸王茶姬仅用了7年,便完成了从普通茶饮到资本神话的跃迁。
不过,茶饮行业是一个门槛不高且容易复制的行业,光新中式国风茶饮品牌,就有茶颜悦色、茶话弄、茶百道、本宫的茶等,要想从中突围并不容易。
因此,霸王茶姬在成立之初便选择了更易扩张的加盟模式,在营销端更是“火力全开”,光2024年的销售费用并超过了11亿元。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霸王茶姬品牌拥有6440家门店,GMV超100亿元。其中包括6284家中国门店和156家海外门店。在其门店网络中,6271家为特许经营,169家为公司所有。
2024年,其在中国的平均每个门店每月销售的杯数为25099杯(同比增长5%),其在中国的门店平均每月GMV约为7万美元(同比增长6%)。
“烧钱式”营销,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和加盟商。但作为一家茶饮,品牌的长远发展和投资价值,始终在于饮品本身的品质与创新。这个被讲述得波澜壮阔的东方茶饮故事,面临的现实考验才刚开始。
一杯东方茶,卖出上百亿
有人说,融资就是给资本市场讲个简单的故事。一杯茶饮只能卖出二三十元,但一个资本故事却价值过亿甚至更高。
最新消息显示,霸王茶姬预计4月17日将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每股发行区间为26美元至28美元,最高募资超4亿美元。显然,“一杯茶”被创始人张俊杰卖出了上百亿元的“东方神话”。
说起霸王茶姬,相信大家并不陌生。2017年,霸王茶姬诞生于云南,之后就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一二线城市的各大商圈。从财务数据来看,这几年霸王茶姬的扩张速度极快,Wind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霸王茶姬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92亿元、46.40亿元和124.06亿元(人民币),但净利润分别为-0.91亿元、8.01亿元和25.16亿元。
霸王茶姬高速发展的背后,离不开营销端的“火力全开”。比如六周年庆典口令免单、万里木兰上新免单一亿杯活动。去年4月,霸王茶姬更是官宣网球大满贯选手郑钦文担任品牌首位“健康大使”;今年年初,王鹤棣成为霸王茶姬品牌首位“国潮品鉴官”,同步推出联名限定款“棣风起”系列。这系列举措导致霸王茶姬的销售费用从2022年的不足1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超11亿元。
“烧钱式”营销的背后,是霸王茶姬的营收模式高度依赖加盟商收入,2022年至2024年其来自加盟商收入占比超过80%。这一商业模式和其他上市茶饮高度雷同,比如同期蜜雪冰城向加盟商销售商品、设备以及收取加盟费和相关服务费的收入高达上百亿元。
这就是为什么新式茶饮品牌如此热衷于“讲故事”的原因。只有和消费者建立情感共鸣,才能赋予产品更高的附加值,进而吸引更多加盟商。消费者肯不肯“买单”,加盟商是否愿意加盟和挣钱,是未来霸王茶姬能否持续盈利的关键因素。
故事褪去,消费者是否非喝不可?
然而,这种“讲故事”的营销方式并不能掩盖一个核心问题:品牌的长远发展和投资价值,最终取决于其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从软实力来看,来自东方的霸王茶姬要想对标西方的星巴克,注定路漫漫其修远兮。
回望霸王茶姬的崛起之路,不难发现,其在竞争激烈的茶饮市场中脱颖而出的核心,始终在于饮品本身的品质与创新。然而,随着加盟门店的快速扩张,如何在规模化发展的同时确保门店质量,已经成为品牌长远发展的关键所在。
在某消费者服务平台上,截至4月14日13时左右,霸王茶姬有3877条投诉,投诉内容包括产品质量、退款纠纷、虚假宣传等。关于食品安全问题屡见不鲜,比如撕开包装后出现异物、奶茶内有头发、咖啡因过多喝完导致心悸、喝完拉肚子等;还有部分围绕服务态度的投诉,比如差评后打电话骚扰、不退款未使用产品、抽奖礼品迟迟不发货等。
另外,在今年315前夕,宝鸡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华商报-二三里资讯开展“315·现场查”发现,霸王茶姬宝鸡银泰店存在食品添加剂没有专人专管、计量用秤不准、物品混放等问题。霸王茶姬快速扩张中暴露出的食品安全问题、服务乱象以及监管检查中发现的违规操作,或许将一步步侵蚀消费者的信任。
站在消费者的立场,霸王茶姬是否非喝不可?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光新式茶饮品牌,就有茶颜悦色、茶话弄、茶百道、本宫的茶等。在霸王茶姬诞生之际,市场上就有不少人质疑,是对于茶颜悦色的模仿。在小红书、微博等社交平台上,“霸王茶姬平替”等帖子亦屡见不鲜。几年前,“原叶茶+鲜奶”令消费者耳目一新,而现在已经有些“烂大街”了。
值得一提的是,资本市场对于新式茶饮品牌的态度仍较为审慎,比如茶百道和古茗上市首日便破发、奈雪市值已经跌破20亿港元。霸王茶姬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除了品牌故事的吸引力外,更取决于其产品的创新能力和品牌的扩张能力,如此才能为资本市场的长期投资提供足够的信心和想象力。
新消费loupe | 作者:张晨曦、邵阳 责编:陈秋 | 审核:张小蕾 | 监审:小婷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工作机会
友情链接
服务协议
京ICP备2025130743号
Copy Right © 2025 www.demirror.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