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新格
新品测评
机圈热点
企业出海
自贸区观察
创投圈
滚动
专题
榜单
4K高清
图说
商务合作
首页
7X24
视频
大模型
文娱
酒旅
游戏
科技
汽车
时尚
消费
医药
基金
券商
金融
保险
银行
地产
航空
能源
教育
IPO
首页
7X24
视频
大模型
文娱
酒旅
游戏
科技
汽车
时尚
消费
医药
基金
券商
金融
保险
银行
地产
航空
能源
教育
IPO
首页
>
汽车
从行业明星到无力偿债:中智行的急速坠落
从行业明星到无力偿债:中智行的急速坠落
2025-09-11 汽车 |来源:另镜汽车|作者:谢涵 |
281129
摘要:不仅是中国互联网科技发展的一个缩影,更折射出技术专家转型创业者需面临的挑战
【另镜网】一家曾被资本市场热捧、由行业领军人物创办的自动驾驶公司,竟因1.5万元的劳动仲裁款无法支付,被法院裁定破产清算。这样的情节,正在中智行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智行”)上演。
日前,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人民法院裁定受理对中智行的破产清算申请。据法院发布的民事裁定书,申请人对中智行申请破产清算理由如下:申请人与中智行于2024年11月27日在劳动仲裁委员会签订调解书,约定中智行在2025年4月20日前支付1.5万元,后经多次催要未果。申请人遂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但中智行一直无法支付调解款项,故申请其破产清算还债。
经过法院调查,中智行涉及多件执行不能案件,涉案金额巨大,资不抵债,符合受理破产的条件,依法予以受理。此外,中智行公司不在注册地经营,经营场所不明,无法取得联系。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人民法院裁定受理中智行破产清算申请后,指定江苏泛华律师事务所与江苏苏亚金诚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为中智行管理人,负责接受申报债权。法院将于2025年10月24日召开第一次债权人会议。
这家成立于2018年的自动驾驶企业,曾经拥有令人艳羡的起点。创始人王劲被誉为中国自动驾驶领域的领军人物,公司创立之初就获得数亿元天使轮融资,专注于车路协同这一前沿技术路线。
然而短短数年时间,这家明星企业就从资本宠儿沦落到破产境地。这样一个拥有明星创始人、处于风口赛道的高科技企业,为何沦落到连1.5万元都无力支付的境地?王劲作为行业资深专家,为何会在企业经营中遭遇如此困境?中智行的陨落轨迹,或许折射出了技术理想与商业现实之间的巨大鸿沟。
技术精英的转型,从技术专家到企业管理者
要理解中智行的故事,需先了解王劲的过往。
公开资料显示,王劲是中国互联网和人工智能领域的资深人士。他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计算机系及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后赴美留学并在佛罗里达大学获得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分别取得计算机学士及硕士学位,毕业后前往美国攻读计算机博士学位,并在甲骨文、雅虎等大公司积累了不少经验。
2000年,王劲回到中国,历任阿里巴巴资深技术总监、EBay中国CTO, EBay中国研发中心总经理、Google中国工程研究院副院长等职务。
2017年4月,王劲开启了自己的创业路,随即在硅谷创立了L4级无人驾驶技术公司景驰科技,其也是文远知行的前身。
2018年王劲又开启新的人生转折。原景驰CTO韩旭和核心成员成立了文远知行,而王劲则带领其他追随的旧部,成立了中智行。
在中智行创立之初,王劲就为公司规划了"车路协同"的技术路线,其与当时主流单车智能的自动驾驶方案形成差异化竞争。
“痛并快乐着。”王劲在当时曾描述公司从单车智能转向车路协同路线的心路历程。
中智行也一度以“车路协同”,确定了在自动驾驶创业江湖中的新定位。
王劲还早早为自己贴上了“5GAI”的标签,公司曾在早期的微信公众号文章中表示,中智行成为全球第一个采用从底层技术上深刻融合5G和AI(即5GAI)新一代无人驾驶技术路线的公司。通过5G赋能车路协同,弥补单车智能的局限。
彼时业界对车路协同的呼声渐高。对于自动驾驶的未来到底是单车智能,还是车路协同,王劲坦言,前者最大的门槛是自动驾驶技术,后者的挑战在于产业融合和协调,难度更大。更多产业参与其中,需要上下游更好的相互配合。只有车企、自动驾驶技术、电信、出行四大产业全部参与其中,车路协同才能像轮子一样“转”起来。
而技术只是让企业过一个门槛,在企业发展中起20%的作用。企业与政府、车企、电信运营设备商等各方的合作,以及商业模式差异化,才是未来智能驾驶的发展关键。
尽管如此,王劲还曾强调,车路协同是中国自动驾驶超越美国的最大机会。但由于车路协同还处于示范阶段,初期只能靠政府驱动引导,所以业内也质疑当政府角色渐渐隐退后,未来大规模的商用落地、商业模式构建等问题又该如何解决。
中智行的坠落,理想与现实的碰撞
从中智行的发展历程来看,公司经营不善早有迹象。
首先是融资能力不足,这也或许是导致中智行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尽管自动驾驶是资本密集型行业,需要大量资金支持研发和测试,但公开信息显示,中智行自成立以来仅完成过四轮融资,最后一轮融资在2023年3月。
但与同期其他自动驾驶公司相比,中智行的融资规模和频率明显偏低。
同样是自动驾驶初创公司的小马智行,自2016年成立以来已完成多轮融资,在IPO前共经历了7轮融资,涉及金额超13亿美元,投资方包括招商局资本等国央企,丰田汽车、一汽集团等车企,及红杉中国、IDG资本、五源资本、CPE源峰、富达资本、凯雷投资等VC,以及来自中东的资本支持。
2024年11月,小马智行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募集总额约4.52亿美元(约32.9亿元)。
其次,中智行的技术商业化进展缓慢。2019年,对于自动驾驶的商业化,中智行的目标与业内其他公司相似,均计划推出自动驾驶出租车业务RoboTaxi。中智行联合发起人、总经理陈章宁表示,公司计划于2021年进入实践性的商用落地,2022年后将大规模应用与突破。
这期间,有中智行相关测试车行驶在南京、深圳,以及中智行与曹操出行签署战略合作,双方将从苏州市相城区起步,落地运营RoboTaxi自动驾驶服务的报道。但近几年,关于中智行技术进展和商业落地的报道明显减少,之前报道过的项目也没有实质性后续进展。
最后,中智行选择的车路协同技术路线本身虽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但也面临着更大的商业化挑战。
王劲曾强调:"单车智能的成本太高,而且无法解决100%的安全问题。车路协同可以大幅降低单车成本,同时提高安全性。"这一观点在技术上成立,但在商业实践中面临巨大挑战。
车路协同需要大量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涉及政府部门、通信运营商、汽车厂商等多方协作,复杂度远高于单车智能方案。这意味着技术落地更需要依赖政府支持和产业协同,对创业公司的资源整合能力要求极高。
回顾王劲的创业历程,不仅是中国互联网科技发展的一个缩影,更折射出技术专家转型创业者需面临的挑战:如何突破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商业成功,如何把握技术投入与市场需求的平衡,如何应对长研发周期与资金压力的矛盾等困局。
另镜| 作者:谢涵 编辑陈秋| 校对 陈小妍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工作机会
友情链接
服务协议
京ICP备2025130743号
Copy Right © 2025 www.demirror.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