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新格
新品测评
机圈热点
企业出海
自贸区观察
创投圈
滚动
专题
榜单
4K高清
图说
商务合作
首页
7X24
视频
大模型
文娱
酒旅
游戏
科技
汽车
时尚
消费
医药
基金
券商
金融
保险
银行
地产
航空
能源
教育
IPO
首页
7X24
视频
大模型
文娱
酒旅
游戏
科技
汽车
时尚
消费
医药
基金
券商
金融
保险
银行
地产
航空
能源
教育
IPO
首页
>
汽车
增程保下限,纯电+AI拉上限:拆解理想汽车Q2财报“黄金三角”战略
增程保下限,纯电+AI拉上限:拆解理想汽车Q2财报“黄金三角”战略
2025-08-30 汽车 |来源:另镜汽车 |作者:谢涵、晨曦|
282056
摘要:李想表示,2026年要在整车产品力和人工智能体系化能力上,超过2022年理想L9时代的领先程度。
【另镜网】2025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环境更为激烈。新势力继续分化,传统车企里,国内车企“含华量”不断提高,头部车企进一步向高端化转型。
小鹏加快上岸进程,小米也放出了YU7,余承东一口气“掏出”六款新车,和上汽合作的尚界以16.98万元的价格,瞄准了比亚迪的市场。国外车企丰田汽车官宣“中国首席工程师(RCE)制度”,意图将研发决策权彻底从日本转移到中国,海外车企也讲起了中国故事。
在更激烈的博弈与更残酷的产业链竞争中,作为最先上岸的新势力,理想汽车交出了一份超预期的二季度财报。8月28日,理想汽车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实现营收302亿元,同比增长16.7%;汽车营收288.9亿元,环比增长17%。
二季度,净利润达到11亿元,环比增长69.6%,连续11个季度盈利。季度经营利润较一季度增长204.4%,达8.27亿元。
在盈利能力方面,理想二季度毛利率为20.1%,汽车销售毛利率为19.4%,基本符合外界预期。盈利能力与去年相比,稳中有增,二季度毛利率高于竞品特斯拉和小鹏汽车。
二季度,理想汽车总计交付新车11.1万辆,同比增长2.3%,蝉联20万元以上新能源汽车中国品牌销冠。接下来,理想给出的三季度销量指引为9-9.5万辆。
谈及企业未来的战略规划,在8月28日的公司二季度财报业绩电话会上,理想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想表示:“我们确定会减少SKU数量,回归理想ONE和L9时代,每款车把一个配置打造到极致,为用户提供最强的产品力和性价比。
现在遇到的问题是,我们出一次牌,同行们会出两次牌。接下来我们必须加速技术平台和产品更新迭代的速度,确保出牌的频率更快。
我们有信心,2026年在整车产品力和人工智能体系化能力上,超过2022年理想L9时代的领先程度。”
理想汽车在三季度销量指引上并未选择激进的打法,而是选择回归产品竞争力和用户服务。资本市场对此给出了积极反应,财报发布后,理想汽车美股盘后上涨超5%,收盘上涨2.92%。8月29日,理想汽车港股股价最高上涨5.6%,收盘上涨3.46%。
对理想汽车而言,2025年是企业转型的关键之年。增程基本盘外,纯电车型逐渐成长为第二增长曲线。上半年,理想MEGA连续两个月获得50万元以上MPV车型和50万元以上纯电车型双料销量冠军,用户净推荐值位居中大型及以上MPV第一。
下半年理想i8和i6的陆续上市,将完善理想汽车以增程技术为现金流基盘、纯电与AI为新增长双翼的协同战略,重新定义智能出行竞争规则。连续11个季度盈利,也证明行业下半场的胜负手并非增程和纯电的“路线站队”,而是技术协同与用户场景的深度绑定。
增程基盘:
家庭场景的“现金牛”护城河
8月19日,李想在访谈中曾表示,成功企业家有三大共性:选得准、选得长、迭代快。这三大共性揭示了理想过去十年高速成长的秘诀,同时也指明了企业发展的未来方向。
其中,“选得准”指的是选准自己的赛道。理想汽车长期坚持的赛道就是家庭场景。围绕这一场景,从理想ONE到L系列车型,理想构建了独属于企业本身不可替代的用户价值。
第一是场景化壁垒。L系列的走红一度导致“冰箱彩电大沙发”的设计成为车圈顶流,平替和模仿者很多,但理想L系列车型凭借先发优势,拥有其他新势力车型在垂直场景中不具备的垄断和定义优势。今年1-7月,理想L系列在20万元以上中高端SUV市场,超越BBA等豪华品牌,位居销量第一。
第二,聚焦家庭场景的L系列车型打磨,也为理想汽车带来了成本效率的碾压优势。理想L系列车型采用统一技术平台,零部件通用率高达65%,标准化设计降低了研发和采购成本。核心供应商控制在150家,相比传统车企大幅减少了管理成本。2025年二季度,企业总营业费用也同比下滑8.2%,减少至52亿元。
但降本增效并没有动摇理想的供应链安全。
上半年为响应行业反内卷的呼吁,车企纷纷推出“60天账期”承诺。从具体落地来看,大部分中小供应商仍表示未真正落到实处。但有理想汽车供应商表示,公司最新的回款账期就是验收开票后60天。
海豚投研分析也表明,车企“60天账期”实现起来,资金安全边际最高的两大车企,就是理想和特斯拉。
这不仅是因为理想供应链成本本身低于行业30%,更是因为企业靠增程基本盘,打造了“现金牛”护城河。截至2025年6月30日,理想汽车的现金储备达1069亿元。这笔千亿资金不仅保障了供应链安全,在纯电基建过渡期,也支撑了纯电与AI的长期投入。
纯电+AI:
技术融合定义第二增长曲线
李想所说的“选得长”,则是指要接受自己选择的赛道要经过一段时间才有结果。这在理想汽车的纯电布局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2024年MEGA失利,理想无端被黑。但在整个沉默期里,理想也没有放弃MEGA这款车,而是相信自己的选择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结果也的确如此。2025年上半年,理想汽车推出了理想MEGA Home家庭特别版和理想MEGA Ultra智能焕新版。理想MEGA历经14个月,自今年5月起成为50万元以上MPV销量第一,自6月起成为50万元以上所有纯电车的销量冠军。
对此,李想也表示:“这次成功一方面彰显了公司上下快速识别问题、自我迭代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证明了产品价值终将被市场和时间验证”。
今年7月,理想i8上线,收到市场反馈后火速改价调整配置,试驾满意度高达97%,9月底将冲刺累计交付超8000辆。理想i6也将于9月内开启上市和交付,9月10日,全球首个VLA司机大模型将开启全量推送。
理想i8发布后,理想连续三周的周销量都是5000多辆,8月18日-8月24日升到7600辆,环比大增36%。
可以预见,继L系列车型霸榜销冠后,理想将再次以纯电补齐能源效率、以AI重构交互本质,形成竞品难以复制的技术融合。
这一融合优势的实现,就基于理想“选得长”的战略部署。
搞纯电最紧要的补能网络,理想在尚未发布纯电车型时就开始建设。截至目前,理想已经形成了全国最大规模的车企超充布局,超充站超过3100座,配备超过1.7万根理想超充桩。
其中,高速超充站超过1000座,覆盖中国最繁忙的“九纵九横”18条高速线路,平均每150公里就有一座高速超充站;城市超充站超过2000座,在一、二线城市实现平均3公里的半径覆盖。
甚至在珠峰这样的高难场景,理想也落地了超充站,打破了补能孤岛。今年6月,理想全国首座穿梭式超充站上线。这座超充站和加油站模式,支持人车不分离,还能多车同时超充,让充电体验更加便捷高效。今年年底,理想预计建成4000座理想超充站,继续为纯电用户解决里程焦虑。
定位上,纯电车型仍围绕家庭场景,始终坚持为用户创造高品质的家。此次i8定价上,“纯电与增程平价” 的操作,也打破了行业对纯电车型成本更高的固有认知,将推动市场重新审视理想在纯电领域的竞争力。
在最新上市的纯电i8身上,理想全球首发了VLA司机大模型,实现了AI从智能化功能到人格化的体验革命。
这一辅助驾驶系统,将成为用户的“私人司机”,具备更加精准的空间感知能力、思维链的推理决策能力、像人类司机一样通过语言交流的能力、和路线Diffusion生成及选择最优路径的能力。
通过采用更像人类智能的技术架构,VLA司机大模型可在防御驾驶、平稳舒适,三点掉头、连续任务、地库行驶等方面为用户带来显著的体验提升,并能通过持续强化学习,越来越懂用户偏好。
相比端到端+VLM的现有版本,理想VLA在平顺性和舒适性上明显更强,也是行业首个任意园区可用的远程接泊能力。
而为了实现这一成果,理想坚定研发投入,季度研发费用为28亿元,平均每3天投入一亿元用于核心技术研发。预计全年研发费用达到120亿元,其中人工智能技术投入将超过60亿元。
理想汽车的总算力达13EFLOPS,其中10EFLOPS用于训练,3EFLOPS用于推理,换算成显卡数量,等效2万张英伟达H20用作训练,3万张L20用于推理。
理想汽车认为,“在VLA时代,推理算力更重要,如果没有推理卡,就不能生成仿真训练环境。”
如今,除了全球首发的VLA司机大模型,理想也已形成了技术生态优势。
不仅智能语言助手理想同学即将升级为理想同学智能体,可以作为“生活助手”对接外卖app完成到店取餐,自主调用车外摄像头和支付app完成停车场扫码缴费等。
在电动化上,理想汽车聚焦电驱技术和5C超充等核心环节,自研的驱动电机,包括核心的碳化硅功率芯片,大幅优化了整车能耗及续航表现。5C电池上,理想自研的电芯和热管理系统,从0充到80%都能保持300千瓦以上的高功率,在超充模式下1500个满充满放的循环后,电池健康度仍能保持在80%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理想的自研芯片已经于今年年初成功流片并回片,目前正在进行车载测试。
理想汽车CTO谢炎表示,和市面上最强大的芯片英伟达Thor-U相比,这颗芯片在运行大语言模型时,能提供2倍性能,在运行视觉模型(如卷积神经网络CNN)时,甚至能提供3倍性能。预计明年,理想自研芯片就会部署在旗舰车型上。
补能基建的超前性、AI技术的领先性,以及技术整合的生态性,就共同构筑了理想汽车在纯电赛道难以被复制的系统性优势。
组织裂变:
资源下放与技术升维的动态平衡
而所谓的“迭代快”,要求企业家、企业和产品能在长周期中以极高的频率迭代。
今年8月,为应对市场环境变化,理想就召开内部会议,撤销了3月份刚刚成立的五大战区,启动了销售服务体系和组织流程的快速迭代升级。
这是一场围绕“资源下放”与“技术升维”双轨并行的战略重构。其核心目标在于兼顾市场敏捷性与技术壁垒的同步强化,为纯电转型与AI技术落地提供组织保障。
一方面,通过销售网络下沉和结构优化,理想将成熟的销售服务模式复制到增量市场,构建起区域毛细血管。另一方面,五大战区撤销后,总部直接管理23个区域,减少了决策层级。
一线团队可依据区域特性快速调整策略,北方区域聚焦增程车型推广,重点传递“冬季续航稳定” 优势;南方区域侧重纯电车型,强化 “节能、空间、智能” 卖点,实现“总部资源直输区域、用户反馈直通中枢”的高效闭环。
组织架构有变,但人工智能的战略意义不变。李想仍负责汽车业务相关的产品线、产品部、品牌、战略等团队,并将更多精力投入AI领域。
一面下沉,一面占领技术高地,这是理想在抢占未来市场竞争焦点。
随着比亚迪把辅助驾驶下放到15万级别车型,行业竞争焦点从“功能有无”转向“体验优劣”。理想凭借VLA大模型的场景化能力与组织敏捷性,规避了性价比血战,转而通过AI创造体验差异,在30万元以上市场构建新的技术壁垒。其战略本质是以“技术升维”应对“功能下沉”,用AI重构智能驾驶的价值锚点。
而这场由增程拓宽到纯电的转型之路,本质是“家庭场景认知+技术渐进主义”的深度协同。当其他新势力陷于亏损泥沼和路线失焦中,理想以“增程基盘×纯电效率×AI生态”的三元公式,定义了新势力竞争的“黄金三角”——既延续了家庭出行的安全与自由,又创造出“买车送AI司机”的体验溢价。
这种“技术务实主义”范式,正在为全球智能电动车行业提供一种可复制的生存逻辑:以垂直场景为锚点,以开放生态为杠杆,在坚守核心优势的同时,将前沿技术转化为用户可感知的价值增量。
另镜汽车| 作者:作者|谢涵、晨曦 编辑陈秋| 校对 陈小妍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工作机会
友情链接
服务协议
京ICP备2025130743号
Copy Right © 2025 www.demirror.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