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解读阿里2025财年:蒋凡进入合伙人委员会,能否扭转营收增长颓势?

2025-07-04      科技      |来源:另镜 | 作者:刘萌萌 |      1530

摘要:此次调整中,9位合伙人退出,且无新增合伙人,合伙人总数从26人减至17人

近期,阿里发布了2025财年(2024年4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年报。从数据看,阿里集团营收9963.47亿元,同比增长6%;净利润为1259.76亿元,同比增长77%,成绩表现斐然。

但深入剖析并与竞争对手对比后可以发现,阿里在营收增长动力、业务竞争格局等方面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

除财务数据外,合伙人名单的变动也备受关注。此次调整中,9位合伙人退出,且无新增合伙人,合伙人总数从26人减至17人,是近年来规模较大的一次“换血”。

此次阿里高管层大换血,引起外界关注的是,重回合伙人两年后,阿里电商事业群CEO蒋凡进入合伙人委员会。根据2025财年年报披露,目前阿里合伙人委员会分别是:马云、蔡崇信、吴泳铭、邵晓锋和蒋凡,现年39岁的蒋凡也是合伙人委员会中最年轻的一位。

今年6月23日,吴泳铭向饿了么、飞猪、淘天员工发布全员邮件,宣布即日起,饿了么、飞猪合并入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吴泽明(花名范禹)继续担任饿了么董事长兼CEO,庄卓然(花名南天)继续担任飞猪CEO,并都向蒋凡汇报。

阿里在年报中披露,新架构由“1+6+N”变为“1+2+N”,菜鸟、高德以及虎鲸文娱集团集团将重新分类至所有其他。

阿里称,今年二季度起,阿里财报的分部报告将按新架构更新。阿里集团控股平台下的阿里电商事业群、云智能集团及所有其他的新架构。

这种大规模的组织架构调整,既是阿里应对市场变化的主动求变,也反映出其在业务发展承压下的战略聚焦,与业务层面的挑战存在深层联动关系。

7月2日,淘宝闪购正式宣布启动一项高达500亿元的补贴计划。

阿里整合了飞猪、饿了么和淘天,更好地发挥协同效应,全面打通各项资源。阿里发布500亿元的补贴计划,这也意味着,阿里进一步点燃即时零售大战,京东、美团、饿了么暗战越演愈烈,

合伙人团队“大瘦身”

组织聚焦年轻化,管理架构迎深层调整

2025财年报显示,阿里对组织架构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调整,合伙人组织瘦身,总数从26人精简至17人,戴珊、方永新、彭蕾等9人退出合伙人之列。纵观此次退出的合伙人,他们大多已不再身处业务一线,或因工作岗位变动,或因其他因素,按照阿里合伙人制度的相关规则及集团战略考量而退出。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现任合伙人队伍呈现出更加年轻化且聚焦业务一线的特点,其中蒋凡的地位尤为突出。

早在本次财报发布前,阿里巴巴便迎来了重大调整。今年6月,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发布全员邮件,宣布即日起,饿了么、飞猪合并入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其中,范禹继续担任饿了么董事长兼CEO,南天继续担任飞猪CEO,二人都向蒋凡汇报。饿了么、飞猪继续保持公司化管理模式,在业务决策执行上与中国电商事业群集中目标、统一作战。

实际上,蒋凡在阿里的地位“上调”早有迹象。

去年11月,阿里海内外电商整合,吴泳铭成立阿里电商事业群,任命蒋凡负责。今年1月,菜鸟集团组织架构调整,阿里电商事业群统辖范围扩大。原本菜鸟国际业务中服务速卖通的400多人团队转入阿里电商事业群,国内电商供应链解决方案和电子面单两个团队移交给淘天集团,菜鸟高管丁宏伟也直接向蒋凡汇报。

从蒋凡公开履历信息上看,复旦计算机系毕业,2010年创办友盟;2013年友盟被阿里收购,随之加入阿里;2014年推进淘宝APP;2017年任淘宝总裁;2019年兼任天猫总裁,并入选“阿里合伙人”。

2020年,蒋凡因“张大奕事件”被爆“绯闻”,引发外界对阿里向相关公司利益输送的担忧,调查后无利益输送,但将蒋凡从合伙人中除名。

2022年1月,蒋凡负责阿里“海外数字商业板块”,“1+6+N”业务分拆后,蒋凡任国际数字商业集团CEO,而在六大业务集团30个董事会席位中,蒋凡一人占三席,除国际数字商业集团之外,还担任淘宝天猫集团和菜鸟的董事。

2024年5月15日,蒋凡升任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联席董事长,并在7月宣布蒋凡重回合伙人名单。

2024年底,蒋凡又全面负责阿里最核心的电商业务。2024年11月21日,阿里全面整合淘宝天猫集团、国际数字商业集团以及1688、闲鱼等电商业务,成立阿里电商事业群,蒋凡担任CEO,向吴泳铭汇报。

今年6月23日,吴泳铭向饿了么、飞猪、淘天员工发布全员邮件,宣布即日起,饿了么、飞猪合并入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吴泽明(花名范禹)继续担任饿了么董事长兼CEO,庄卓然(花名南天)继续担任飞猪CEO,并都向蒋凡汇报。

由此可见,蒋凡在其中作为年轻一代管理者的代表,将在电商业务与新兴业务融合发展、应对激烈市场竞争中发挥关键引领作用。当然,不容忽视的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新管理团队在磨合阶段可能会遭遇沟通障碍、决策不一致等问题,而这些潜在问题也将直接影响业务端的战略落地与市场应对效率。

阿里在年报中披露,菜鸟、高德以及虎鲸文娱集团集团将重新分类至所有其他,也就意味着,“1+6+N”变为“1+2+N”,即阿里集团控股平台下的阿里电商事业群、云智能集团及所有其他的新架构。

业务增长动力不足

营收增速平庸,核心板块承压明显

此番换血,在外界看来,标志着阿里组织架构向“轻量化”“年轻化”转型,而这种转型或许是为了应对业务端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

年报显示,2025财年,阿里营收9963.47亿元,6%的营收增速在互联网行业的大环境下,显得较为平庸。以电商业务这一核心板块为例,淘天集团年内收入达4498.27亿元,同比仅增长3%。国内电商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已达白热化阶段,阿里虽占据一定市场份额,但竞争对手的攻势极为猛烈。

反观其他竞争对手,拼多多依靠低价策略,在市场中不断攻城略地,2024年其全年营收增速高达59%,与阿里形成了鲜明反差。

京东在3C等核心品类优势稳固,通过供应链服务的不断优化,稳步拓展市场。新兴的抖音电商借助短视频与直播的流量红利,增长势头极为迅猛。相比之下,阿里在电商业务上的增长步伐明显滞后,在激烈市场竞争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压力。

在利润方面,尽管阿里2025年财年净利润大幅增长77%,但背后的原因值得深究。该财年阿里有序退出了高鑫零售、银泰百货等资产,资产出售所带来的一次性收益,在很大程度上推高了净利润水平。若剔除这些非经常性因素,其核心业务的盈利能力增长或许远没有财报数据呈现的那般乐观。

另外,在年报致股东信中,阿里集团董事会主席蔡崇信、阿里集团CEO吴泳铭表示,未来十年,最大的增量和变量都是以AI为核心的驱动力带来的变革。因此,围绕AI这个战略核心,阿里将加大投资力度。不过,由于腾讯云在游戏、社交等领域根基深厚,华为云凭借通信技术优势在政企市场大放异彩,阿里在云服务市场份额的争夺中,面临着来自多方的激烈竞争。

总体而言,阿里2025 财年财报虽展现出一些变革成果,但同时也暴露出管理与业务层面的多重问题和挑战。未来,阿里巴巴能否在新的管理架构下突破增长瓶颈,成功应对市场竞争,仍需时间给出答案。

新消费loupe 刘萌萌 编辑陈秋 校对 陈小妍










Copy Right © 2025 www.demirror.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