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新格
新品测评
机圈热点
企业出海
自贸区观察
创投圈
滚动
专题
榜单
4K高清
图说
商务合作
首页
7X24
视频
大模型
文娱
酒旅
游戏
科技
汽车
时尚
消费
医药
基金
券商
金融
保险
银行
地产
航空
能源
教育
IPO
首页
>
汽车
雷军给特斯拉下「战书」:小米YU7火力全开、3分钟斩获20万订单
2025-06-26 汽车 |来源:另镜 |作者:萌萌 |
9934
摘要:YU7所处的是竞争最激烈SUV市场,特斯拉、理想、问界等车企实力都不容小觑
“这将是小米汽车的一场关键大考。因为SUV是汽车行业真正的主战场,YU7即将迎来最残酷的竞争。”小米创始人雷军在发布前一晚发文称。
6月26日,小米汽车首款SUV车型YU7正式上市,迅速掀起市场新的价格战。3分钟大定突破20万台,1小时大定突破28.9万台,开售18小时,锁单突破14万台。
小米YU7定价一直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关注焦点,原因在于,YU7所处的是竞争最激烈的SUV市场,特斯拉、理想、问界、哪吒、零跑等竞争对手的实力都不容小觑。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小米YU7上市发布会,雷军多次提到特斯拉Model Y,还晒出了多项参数的对比。
至于定价方面,雷军称,小米YU7标准版比Model Y竞品便宜1万。特斯拉Model Y2024年全年销量为48.03万辆,而小米YU7一小时大定突破28.9万辆,约为Model Y2024年全年销量的60%。
小米YU7大定取得开门红
发布会上,雷军介绍了小米YU7共提供9款豪华配色,小米天际屏全景显示,带来更贴近直觉的视觉交互体验。
在配置方面,小米YU7搭载小米超级电机V6s Plus,零百加速3.23秒。全系采用800V碳化硅高压平台,最高续航达835km,实现更长续航与更快充电。
在定价方面,小米YU7也是留足市场空间,共推出了三个配置版本,售价分别为25.35万元、27.99万元、32.99万元。
按照标准版25.35万元的价格计算,若以3分钟大定20万台来初步估算,这意味着小米汽车短期内至少可锁定约507亿元的潜在营收;若按1小时大定28.9万台计算,潜在营收更是高达约732亿元。
虽然说,在汽车销售流程中,从大定之后到交付环节,消费者可能因多种因素改变购买决策。过往有新能源车企出现大定数据出色,最终交付量和实际营收却不达预期的情况。若实际交付率不理想,小米YU7的实际营收将大打折扣。
雷军也在发布会后表示:“我们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有两件:第一是把产品质量做好;第二是加快交付节奏,让订车的朋友们能尽早拿到车。”
不过从小米集团公布的财务报告来看,2024年,小米集团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分部(即小米汽车业务)总营收328亿元。
其潜在的732亿元营收和2024年总营收相对比,显示出小米YU7的市场热度极高,这为小米汽车业务的未来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想象空间,2025年这一板块的成绩自认值得市场期待。
当然,除了营收之外,企业盈利情况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2024年小米汽车业务经调整净亏损62亿元,该年度2024年小米汽车交付量为136854辆,也就是说每卖一辆车反而“亏损”4.5万元。
假设小米YU7后续交付后成本控制与SU7类似,即使有庞大的订单量,盈利情况也不容乐观。若想实现扭亏为盈,小米汽车必须在成本控制、技术成果转化、品牌建设等多方面寻求突破。
正面喊话特斯拉Model Y
在此次小米YU7正式上市发布会上,雷军多次提到了特斯拉。在介绍小米YU7的同时,雷军身后的大屏幕列出了特斯拉Model Y的各项参数,显然小米YU7与特斯拉的新的对决已经打响。
其实早在今年5月小米15周年发布会上,雷军直接拿小米YU7和特斯拉Model Y正面刚,现场扬言要挑战全球销冠。
在更早之前的1月10日,焕新版Model Y正式上线中国官网,并以“焕新Model Y,尽管对比”的文案进行宣传,引得多家车企纷纷下场接受特斯拉的“挑战”。其中,雷军在微博上贴上了特斯拉最新发布的文章并配文“好的”。
不过,从市场竞争角度来看,2024年特斯拉全年总营收达97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超7000亿元),其在市场份额和营收规模上的优势巨大。小米YU7虽定价低于Model Y,但要从Model Y手中夺取市场份额并转化为实际营收,还需克服品牌认知度、技术认可度等多重障碍。
今年一季度,特斯拉营收为193.35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下降9%,但长期来看,特斯拉通过技术创新、供应链整合等手段,在单车成本控制和整体盈利上仍有优势。
雷军还宣布,为进一步强化小米的技术能力,未来五年(2026—2030年),小米再投入2000亿元研发费用。
事实上,小米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确实逐年递增,2024年小米集团全年研发投入241亿元,同比增加25.9%,其中很大一部分用于汽车业务。
在智能驾驶领域,截至去年9月,小米智驾团队已超1200人,研发团队从北京扩展到上海、武汉,三地同步研发。
不过,从成果转化来看,小米仍面临挑战。比如,目前特斯拉的FSD技术经过多年发展和大量实际运行数据的积累,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应用。
小米智驾虽然免费,硬件配置上激光雷达、4D毫米波雷达等也较为齐全,但小米官方曾公开表示过,SU7标准版不支持城市NOA功能。
高昂的研发投入如果不能快速转化为具有竞争力的技术优势,将长期拖累财务表现,投入产出比失衡。
新消费loupe | 作者:刘萌萌 责编:陈秋 | 审核:张小蕾 | 监审:小婷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工作机会
友情链接
服务协议
京ICP备2025130743号
Copy Right © 2025 www.demirror.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