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地生活服务赛道竞争白热化的当下,阿里巴巴再次抛出关键筹码。
9月10日,也就是阿里巴巴成立26周年当天,高德地图在APP首页重磅上线“高德扫街榜”,同时宣布启动“烟火好店支持计划”,投入超过10亿元补贴鼓励用户到店消费。这意味着,阿里巴巴将以高德地图为核心载体,深度入局本地消费领域。
事实上,这一战略动作并非孤立的业务拓展,而是阿里整合生态资源、重塑本地生活竞争格局的重要一步。当高德从“导航工具”向“本地消费入口”加速转型,其背后不仅是阿里对万亿级本地消费市场的觊觎,更暗藏着通过流量枢纽,重构行业规则的野心。
当然,此举除了将对以美团为代表的竞争对手形成直接冲击,更为本地生活服务市场注入新的变量。
阿里新战略:为何选择高德撬动本地消费?
在互联网下半场,本地生活服务早已成为巨头必争的核心赛道,阿里对这一领域的布局更是延续多年。
但此前,其发力点多集中在饿了么与口碑两条单一业务线。饿了么聚焦“到家”即时配送,口碑侧重“到店”消费核销,二者虽各有优势,却始终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未能打通用户从“发现需求”到“完成消费”的全链路,自然难以形成对抗美团“到店+到家”闭环的整合优势。
此次将高德地图推至战略前台,本质上是阿里在本地生活赛道屡试不敌后,一次关键的战略重构。那么,阿里为何偏偏选择高德作为本地生活的新切口?
从高德的核心价值来看,其成为本地消费核心载体的优势,几乎难以被替代。一方面是作为国民级导航应用,高德日活跃用户长期稳定在1.5亿以上,具有巨大的流量池。另一方面,经过十余年积累,高德已构建起覆盖全国超700万个餐饮、酒店、景区点位的地理信息数据库,且能通过用户导航轨迹、停留时长等数据,精准判断用户消费偏好。
此外,高德地图扫街榜的核心亮点在于把用户出行行为与店铺评价深度绑定。不同于传统榜单依赖主观打分的模式,“扫街榜”的商家综合评分,实则整合了用户在平台上的各类真实交互数据,包括日常导航轨迹、主动搜索店铺的记录、实际到店的行为,以及对店铺的收藏操作等。
对于阿里而言,押注高德绝非临时起意,而是在本地生活赛道多次布局却难以破局后的战略转向。如今高德串联起生态资源形成消费闭环,业内普遍认为,这一整合不仅补全了阿里的业务短板,更有望成为其扭转本地生活战局的关键落子。
从“导航工具”到“消费入口”,高德又会如何突围?
作为一个国民级导航平台,要想成为阿里本地消费的流量枢纽,高德必须撕下“工具属性”的标签,完成到“服务属性”的转型。
2020年,高德发布“高德指南”,正式进军酒旅预订与餐饮团购领域,这是其向服务转型的关键一跃,即首次将用户的出行轨迹与消费需求直接挂钩。2021年,阿里从集团层面为转型加码:启动组织架构调整,将高德、本地生活、飞猪三大地理信息相关业务整合为生活服务板块。
同年,高德升级为“出门好生活开放服务平台”,并与阿里系的饿了么深度联动,用户在高德APP内即可一键直达饿了么门店页面,享受排号、外卖点单、预订自提等服务,打通“出行+即时消费”的场景闭环。
随着转型深入,高德在2023年初进一步补全业务版图:一方面整合阿里旗下到店业务口碑,将美食团购、酒旅预订、洗车、电影票等服务纳入平台;另一方面联合星巴克上线“啡快・沿街取”服务,并入局跑腿赛道推出“高德秒送”,实现从“出行服务”到“多元本地消费”的全面覆盖。
如今的高德,已彻底撕下“单一导航工具”的标签,进化为集全品类出行、吃喝玩乐、即时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活服务平台。而阿里亦特意选择在成立26周年的标志性节点,为高德的战略落地释放关键信号。
9月10日当天,高德地图不仅在APP首页核心位置上线“高德扫街榜”,还同步官宣“烟火好店支持计划”。用户打开高德即可看到,扫街榜以地理位置为核心,按“烟火小店”“轮胎磨损榜”等场景分类,直接关联周边店铺的导航入口与真实消费数据。
而10亿元补贴则通过到店消费立减、专属优惠券等形式落地,用户从榜单发现好店、导航到店,再到核销补贴,全程无需跳转其他平台。
格局正在重塑:高德入局或将搅动本地生活“新棋局”
而面对阿里豪掷10亿补贴,高德打响本地生活的反攻战,竞争对手美团显然有些坐不住了。
当天,大众点评便宣布正式“重启”品质外卖服务,将通过B端自研大模型,结合海量真实评价数据分析用户需求,进一步剔除非真实点评数据,以“AI+真实高分”为用户提供可靠决策。目前,首批已集合超百万家高分堂食店。同时,大众点评接入1400家必吃榜餐厅,并发放2500万张消费券。
这场较量的核心,或许并不仅仅是单纯的流量争夺。
对美团而言,高德的这次“突袭”,直接瞄准的就是它的基本盘。财务数据显示,美团2024年在线营销服务收入达492.4亿元,其中大众点评的榜单体系,是美团流量分发的核心枢纽。而“高德扫街榜”通过用户导航行为所构建的评价体系,直接击中的就是传统榜单“刷分”的痛点。
而行业竞争维度或许也将被改写,过去美团凭借“到店+到家”闭环形成的壁垒,如今面临高德“出行-决策-消费”全链路的渗透。高德未来将有可能与饿了么、淘宝闪购形成生态协同,构建起“到店+即时零售+到家”的立体网络。这种协同效应必然会分走其他平台商家和消费者资源。
艾媒咨询预测,2025年中国O2O市场规模将达3.89万亿元,同比增长17.6%,预计2028年将接近6万亿元。如此庞大的市场足以容纳多元模式并存,但最终能胜出的,必然是那些真正以用户真实需求为核心的平台。高德的入局,无疑为这场万亿级市场的进化注入了更强劲的竞争力。
另镜| 作者:谢涵、邵阳| 责编:陈秋 | 审核:张小蕾 | 监审:小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