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新格
新品测评
机圈热点
企业出海
自贸区观察
创投圈
滚动
专题
榜单
4K高清
图说
商务合作
首页
7X24
视频
大模型
文娱
酒旅
游戏
科技
汽车
时尚
消费
医药
基金
券商
金融
保险
银行
地产
航空
能源
教育
IPO
首页
7X24
视频
大模型
文娱
酒旅
游戏
科技
汽车
时尚
消费
医药
基金
券商
金融
保险
银行
地产
航空
能源
教育
IPO
首页
>
科技
记者暗访网约车乱象:故意绕路、索要返空费……
记者暗访网约车乱象:故意绕路、索要返空费……
2025-09-19 科技 来源:经济观察报
5737
摘要:据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发布的数据,2025年上半年,全市共查处网约车营运违章案件556宗,比去年同期增加了73.21%;乘客有效投诉数量高达53526件,平均每天将近300件。当前网约车市场的“乱”,由此可见一斑。
什么?最高预估价仅约170元,实际要支付的打车费用却多达270元?
相信很多乘客在使用网约车服务时,都遭遇过这种预估价和实际支付价差异较大的情形。这个时候,你的第一反应是觉得平台的预估不靠谱,还是觉得司机的行为不靠谱?
根据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发布的数据,2025年上半年,全市共查处网约车营运违章案件556宗,比去年同期增加了73.21%;乘客有效投诉数量高达53526件,平均每天将近300件。当前网约车市场的“乱”,由此可见一斑。
而在乘客对网约车乱象的争议中,“故意绕路”和“跨城返空费”被频频提及。经济观察报记者日前就接到多位乘客爆料,称其在跨城打车时多次遭遇司机私下索要跨城返空费的情形。
那么,真实情况究竟如何?记者进行了一番实际体验。
“返空费”
9月11日下午,记者在美团打车平台下了一张从深圳龙岗到东莞松山湖的跨城单,全程约100公里,平台预估价为157.62元至179.23元,这些费用包括了起步价、里程费、时长费、远途费。
很快,一位林姓司机接了单,并在记者刚上车落座时提出要求,称由于订单跨城了,届时他很难在东莞接到回深圳的乘客,所以需要记者额外支付一笔返空费,加在高速费里。
对于林司机的要求,记者当即表示了拒绝:“首先,平台价格里已经包括了远途费,即使真的空返你也不亏,而且目的地松山湖就在深圳边上,实际上也并不缺乏回深的乘客;其次,据我所知,平台是不允许司机私下索要费用的,所以我不会额外支付返空费,如果你觉得不划算,可以取消订单,我重新下单即可,别浪费大家时间。”
对此,林司机表示,现在网约车平台太多,而且各自的规矩又不尽相同,对于返空费有些允许有些禁止,乱得很,谁能一一记得清楚?“所以,只要是跨城订单,我都会循例提一下这个要求,如果乘客愿意给,那就多一笔收入,如果不愿意,也没所谓的。”之后,林司机便开始了订单行程。
途中,林司机向记者诉苦称,由于近两年单价持续走低,司机收入下降,生活压力增加,所以向乘客索要跨城返空费已经是业内的“潜规则”,十分普遍。对此,记者表示异议,认为从乘客端来看,这几年打车的单价并不见有下降的趋势。
“最主要是平台抽佣太高了。”林司机回应说,现在平台太多且转单现象(指一个订单经A平台抽佣后转给B平台,B平台再抽佣后才派给司机)盛行,多平台层层抽佣之下,导致司机收入下降。
但事实上,根据深圳市交通运输局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全市网约车平均每天完成订单量为12.69单/车(去年同期为11.82单/车),其中每天完成订单量≥10单的网约车57111辆(去年同期为48402辆);上述每天完成订单量≥10单的网约车中,单车日均订单金额约456.67元(去年同期为449.16元)。
另外,记者留意到,虽然林司机口头上表示“没所谓”,但却搞起了小动作:并未按照平台设定的路线行驶。最终,这笔原本约100公里的订单,却行驶了约130公里,车费亦飙升至272.44元。
行程结束后,记者就此订单向美团打车平台提出疑问,并详细讲述了事件的经过。平台客服在确认记者没有要求司机改变路线后表示,不排除该司机因为被拒绝返空费后采取了报复行为,“因为后台显示,林司机的行驶路线完全偏离我们的规划路线,且绕了一大圈去上了一段本不需要的高速路,从而导致费用大幅增加”。该名客服同时表示:“我们会对这名司机的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并把因此多出来的费用如数返还给你。”
她进一步向记者表示,无论是故意绕路还是索要跨城返空费,美团打车平台都是不允许的,“尤其是索要跨城返空费这种行为,简直就是对消费者实施欺骗了,我们平台肯定是不允许的。后续如果你在打车过程中遇到这样的情况,可以明确拒绝并向我们反映,同时我们也会进一步加强对司机监管方面的培训”。
“今年这个现象多了起来”
第二天,记者决定晚上跨城打车。很快,一名王姓司机接了单。记者上车落座后,王司机并未提出任何要求,便直接开启了订单行程。
但行驶一段距离后,王司机却把车停在了昏暗的路边,然后向记者表示,这笔订单跨城了,需要额外支付一笔返空费,“否则没有人会接单的”。由于是晚上且在路途中,出于安全考虑记者选择了妥协,答应在实际高速费的基础上多加10元作为返空费给他,才使得行程得以继续。
途中,王司机向记者解释称,最主要是平台乱派单所致。“我今天已经跑了约400元的流水,只想着接一单回家(在虎门那一带),但平台派单的方向却越来越远,接完你这单后离家更远了,所以不得不要点返空费。”
由于有了返空费的承诺,王司机按照平台规划的路线很快便把记者送到了目的地,全程共产生了16元的高速费。按照10元返空费的约定,王司机应该把这16元高速费调成26元即可,但在最后支付的订单费用中,记者发现高速费却变成了40元,从而使行程费用高达315元。显然,王司机并没遵守双方的约定,私自把返空费增加至24元,大幅高于实际产生的高速费。
同样在当天晚上,在深圳前海工作的白领黄女士,也经历了一次网约车“夜惊魂”。
由于公司业务需要,黄女士经常往返于大湾区各大城市,因此跨城打车是经常之事。“以前,很少有司机会索要跨城返空费,即使有,要的价钱也不高。但从今年开始,这个现象明显多了起来,而且漫天要价,实在烦人。”黄女士向记者表示,一来觉得这个返空费不合理,二来这个返空费并不会在发票上体现从而无法报销,所以自己往往是拒绝支付的。
“当然,有时候觉得目的地确实很难有返程客,也会自掏腰包支付一些返空费给司机。”黄女士表示,由于返空费属于灰色地带,此前无论是给与不给、给多少,都是司机接单后打电话过来私下沟通,大家协商好才开启行程的。“但这次在滴滴平台打车,却遇上司机直接在线上平台索要返程费且没有商量余地的情形,更没有想到平台还允许这种行为,实在有点过分了。”
9月12日晚,黄女士在滴滴平台下了一张从东莞回深圳的跨城订单,选择的是一口价的特惠快车。一位唐姓司机接单后,通过滴滴平台发来消息称需要支付跨城返程费(即返空费),但没说金额多少。在此消息下,滴滴平台发来提醒:“司机可在行程开始前与乘客协商返程费用,金额不得高于实际高速路桥费。”
“显然,滴滴平台认可司机的操作。我立即回信息问司机,返程费需要多少钱?想着如果价格太高就取消订单。但司机并没回复我,而是直接开车来接我了。”黄女士表示,从她上车落座至行程到达目的地,司机自始至终再没提及返程费一事。“由于我是女的,又是大晚上,出于安全考虑,在司机不回答的情况下我也没主动再次发问。我设置的是自动扣款,回到家后才发现他在高速费上多扣了31元作为返程费了,并没有任何协商的余地。”
黄女士随后通过滴滴平台做了不认可返程费的申诉,平台的答复是会对司机进行培训教育,但并没有返还部分费用的措施。由于这个费用无法报销,黄女士只能自行承担。
为了弄清楚滴滴平台对于跨城返空费的具体措施,记者以乘客家属身份致电滴滴平台进行咨询。接电话的滴滴客服表示,为了鼓励司机多接跨城订单,滴滴平台近期确实在部分城市推行了司乘可以协商返程费的措施,深圳这边是在去年10月18日开通的。“比如说,你从东莞打车到深圳有经过高速产生了高速费,那司机回来的话接不到单,就需要你付一些高速路桥费。具体支付多少金额,这个由司机和乘客自行协商,但不得高于去程时产生的高速路桥费。”
对于滴滴平台的这种说辞,黄女士显然并不认同。“首先,订单费用原本就包含了远途费,现在又加收返程费,相当于同一名目双重收费;其次,如果我给了返程费但司机却接到单回来,那这个钱要不要转回给我?第三,名为协商,实际上整个过程乘客完全处于被动状态;第四,如果平台允许收返程费,那起码要能够在发票中体现出来,现在的情形是明摆着让我们打工人贴钱做‘牛马’啊。”黄女士说。
根据深圳市交通运输局日前发布的公告,截至6月30日,全市核发《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131715张,与2024年12月相比增加了4915张。公告同时强调称“网约车作为公共交通的补充,已趋于饱和”。
“平台要肩负起管理责任”
现在的网约车市场,正如前面林司机所讲述的一样,由于各平台对于跨城返空费的规矩不一,导致乱象横生。那么,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像滴滴这些平台允许司机收取乘客返空费的做法,是否有法律依据呢?为此,记者采访了广东国鼎律师事务所的代园星律师。
代律师表示,《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第三条规定:“网约车运价实行市场调节价,城市人民政府认为有必要实行政府指导价的除外。”既然是市场调节价,就意味着如果网约车平台的规定可以收,且司机与乘客协商一致的话,收取返空费就确实是合法的。
“虽然合法,但显然不合理。不是说司机返程的成本不会增加,而是说返程费的合理范围没有统一的标准,导致部分司机乘人之危漫天要价。况且,如果允许司机与乘客协商,当大部分司机都要求乘客支付返程费的时候,乘客也只能被动接受这种不合理的要求,所谓的协商就会演变成必须。”代律师说。
“实际上,平台是完全可以采取对司机返程优先派车作为补偿措施的。”她进一步向记者表示,允许司机和乘客协商,这本身就是平台不肩负其管理职责、激化司乘矛盾的行为。因为平台对于返程空驶的成本计算能力更强,对司机的信息了解也更透彻,应当由其来确定返程空驶的成本,并在平台计价规则中统一考虑。例如,通过“远途附加费(平台直接确定)”“跨城打车一口价”等方式加以解决,而不是由司机临时转嫁给乘客,从而大大增加了费用收取的不确定性。
代律师进一步表示,尤其对于女性乘客来说,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支付合理的费用。如果允许司机与乘客协商,这种不确定性就会大大增加,既无法保证安全,也无法保证支付的费用是合理的。
对于应如何解决当前网约车市场出现的返空费乱象,代律师认为,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管理部门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禁止收取返空费,并设置处罚条款。同时,平台要合理定价及提高返程优先派单应答率,避免因跨城或路途遥远导致司机收入减少。
“要解决这个问题,最重要的就是平台要肩负起管理责任,不能将之转化为司乘矛盾。”代律师如是强调。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工作机会
友情链接
服务协议
京ICP备2025130743号
Copy Right © 2025 www.demirror.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