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新格
新品测评
机圈热点
企业出海
自贸区观察
创投圈
滚动
专题
榜单
4K高清
图说
商务合作
首页
7X24
视频
大模型
文娱
酒旅
游戏
科技
汽车
时尚
消费
医药
基金
券商
金融
保险
银行
地产
航空
能源
教育
IPO
首页
>
IPO
京东工业再冲港股IP0:市占率仅4.1%、刘强东有何深谋?
2025-06-22 IPO |来源:另镜 |作者:谢涵 |
11380
摘要:在第三次向港交所递表后,京东工业也变得更活跃
近日,京东工业更新招股书,重启了在港交所的上市进程。京东工业的上市过程,可谓一波三折,2023年3月,京东工业首次递交招股书,开启了上市进程。然而,此后公司上市进程一度停顿,2024年10月重启了IPO,此次已经是京东工业第三次冲刺港股IPO。
在第三次向港交所递表后,京东工业也变得更活跃。
而近日,久未露面的京东集团创始人刘强东接受了媒体采访,而在谈及京东战略布局,刘强东强调:“京东集团所有业务,我们只围绕着“供应链”展开,如果跟供应链无关的事情,我从来不碰。现在几乎做到所有业务, 100%都是围绕着供应链来做。”
刘强东为何选择此时重启京东工业港股IPO,而背后又有何深度考量呢?
企业发展离不开产业协同,而随着工业企业的不断壮大,数字化供应链体系也成为企业降本增效的重要一环。但对于更多的传统工业企业,数字化供应链体系搭建并没有互联网企业那么有经验,再加上AI大模型的热潮,技术变革也变得更加迅速。
日前,京东工业正式发布行业首个以供应链为核心的工业大模型Joy industrial。
显然,京东工业正不断扩大在工业行业自营供应链产品能力,基于货网、仓网和履约网络的长期建设,致力于推动工业产业的上下游资源的最优配置,不仅可以帮助适合的企业降本增效,从而在工业产业领域又可构建一个庞大的ToB商业生态。
京东集团自2014年上市后,刘强东就以京东为业务孵化平台,推动旗下成熟业务的分拆工作,打算“用更多的业务复制京东模式,再造一个京东。”
招股书显示,京东工业是京东集团旗下的工业供应链技术与服务企业,主要服务制造业、能源业等工业供应链企业采购需求。与电商平台在消费品领域所达成的高渗透率相比,国内工业供应链市场的集中度处于较低水平,2024年,京东工业虽然以288亿元的交易额居行业第一,但市占率仅4.1%。
截至目前,京东集团旗下已拥有京东集团、京东健康、京东物流、达达、德邦物流等多家上市企业。倘若京东工业成功上市,其旗下上市企业阵容将进一步壮大。
与京东集团的深度绑定
根据招股书,2017年7月,京东工业开始作为京东集团独立业务单元运营,2020年8月公司获得由纪源资本、红杉中国等领投的2.3亿美元A轮融资;2023年3月完成由阿布扎比主权基金等领投的3亿美元B轮融资,投后估值约为67亿美元。
IPO前,京东通过JD Industrial Technology Limited持股 77.32%;京东集团创始人刘强东通过Max I&P Limited持股3.68%;阿布扎比投资基金 42XFund持股1.57%;阿布扎比政府旗下的Mubadala1.57%;红杉中国持股1.37%。
依托京东集团的强大背景,京东工业自诞生起便站在了高起点之上。但与京东集团的深度绑定,也使得京东工业的独立性面临考验。
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京东工业自京东集团平台所得收入(包括服务收入及来自京东五金城所得收入)分别为67亿元、75亿元、81亿元,占同期收入的47.1%、43.4%、39.7%。尽管占比已经有所下降,但京东工业对京东集团的关联依赖依然不低。
与此同时,报告期内,京东工业来自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量占公司产品和服务总采购量分别为12.5%、10.7%、10.5%,其中来自最大供应商京东集团的采购量占总采购量不足10.0%。
此外,京东工业业务下的某些交易乃通过且利用京东集团的线上平台(包括id.com和移动应用程序)及支付处理服务完成,并且享受着京东集团提供的广泛服务、技术和流量支持、忠诚计划共享、物流服务安排和支付处理服务。京东工业也为此支付了相应费用,各项费用之和占各期营业成本及经营费用的6%、5.8%、5.7%。
或许是由于与京东集团深度绑定所引发的不确定性因素,京东工业将此列为招股书“风险因素”部分的首项内容。
让利却难留重点客户心
根据公司资料,2022年至2024年,京东工业营收分别为141.35亿元、173.36亿元、203.98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3.34亿元、0.05亿元、7.62亿元。除了营收的增长,京东工业的盈利能力也在稳步提升,2024年,京东工业来自持续经营的利润达到7.62亿元,成功实现扭亏为盈。
不过从营收增速来看,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增速分别为36.63%、22.65%、17.66%,这一指标呈现出持续下滑态势。
与此同时,公司毛利率与2021年相比,也呈现出整体下滑的趋势。根据公司资料,2021年至2024年,公司的销售毛利率分别为18.6%、18.0%、16.1%、16.2%。
值得一提的是,这样的盈利水平显著落后于美国领先的数智化MRO采购上市公司,要知道,2024年,美国相关头部同行的平均毛利率超过30%,平均净利率超过10%。
Wind显示,2021年至2024年,京东工业的销售净利率仅分别为-11.92%、-9.44%、0.03%、3.73%。
从收入板块来看,京东工业的收入主要来自商品收入和服务收入,其中,商品收入为公司的核心业务,2024年收入占比为94%;服务收入主要来自提供交易平台、广告和技术等服务的收入。
具体来看,公司商品收入主要来自工业品销售,即向客户销售MRO产品(非生产原料性质的工业用品,包括通用MRO产品及专业MRO产品)及BOM(生产物料)产品。除此之外,京东工业还将其商品收入的客户分为重点企业客户、中小企业及其他客户,其中重点企业客户收入占比接近六成。
为了获取重点客户,京东工业不惜选择了让利策略,但这也间接导致了公司的整体毛利率下滑。京东工业在招股书称,由于其战略性地专注于提供更具性价比的工业品,以帮助重点企业客户降低整体采购成本,从而提升客户体验、培养忠诚度及增加客户黏性,因此归属于重点企业客户的商品收入毛利率较归属于中小企业及其他客户的商品收入毛利率相对较低。
然而,尽管公司通过让利获取重点客户,但是重点企业客户的交易额留存率却呈现出下降态势,由2022年的139.3%降至2024年的105.7%。与此同时,每个重点企业客户的年平均交易额也有所下降,期内分别约为140万元、120万元、120万元。
新消费loupe | 作者:晨曦 责编:陈秋 | 审核:张小蕾 | 监审:小婷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工作机会
友情链接
服务协议
京ICP备2025130743号
Copy Right © 2025 www.demirror.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