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管理层告别高薪、东证资本亟待扭亏,东方证券高增长业绩能否延续?

2025-08-05      科技      |来源:另镜券商 |作者:晨曦 |      11915

摘要:交出一份靓丽半年报的同时,还需要完善管理层架构、强化投行风控和资管业务

东方证券交出一份靓丽半年报的同时,还需要完善管理层架构、强化投行风控和资管业务。特别是国泰海通合并后,东方证券的并购预期也显著升温,如何通过并购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规模和业绩再上台阶,各界对东方证券的董事会和管理层予以较高期待。

管理层告别高薪

副总经理卢大印能否“扶正”执掌大印?

券商历来被视为牛市的“旗手”。今年A股涨势喜人,券商业绩普遍增长。东方证券业绩预告显示,今年上半年,东方证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2.5亿-36亿元,同比增长54%-71%。公司财富及资产管理、投行及另类投资、机构及销售交易、国际化等业务收入同比增长,成功延续了2024年以来的业绩增长势头——2024年,东方证券实现营收191.9亿元,同比增长12.29%,归母净利润达33.5亿元,同比增长21.66%。

东方证券有着董事长高薪的传统。wind显示,东方证券前任董事长金文忠2022年度薪酬398万元,在A股券商里高举第五。但据媒体报道,近两年监管在金融业推行“限薪令”、券商薪酬整体下降,金文忠2023年度薪酬下跌135万元,降为263万元;2024年11月,长金文忠到龄退休,去年领取薪酬只有90.75万元。

管理层总薪酬包也是如此。wind显示2022-2024年,东方证券管理层总薪酬从3551万元、降至2746万元,去年又继续大幅下降到只有1472万元。管理层总薪酬在A股上市券商内部排名从22年第七位、下滑到去年的26位。

年报口径数据也是如此。东方证券“关键管理人员”总薪酬2021年度是3506万元,22年3209万元,23年度为2515万元,24年度只有1471万元,同比下滑超过四成。

需要注意的是,2024年12月总裁鲁伟铭卸任后,东方证券的总裁一直空缺,由副总裁卢大印主持工作至今。

公开信息显示,卢大印长期担任东方证券信息技术中心负责人、电商业务负责人、经纪业务总部副总经理,2021年11月至2025年1月担任公司首席信息官。

公告显示,鲁伟铭在接任总裁职务前,也曾以副总裁身份主持工作。这是否意味着卢大印未来也有希望接任总裁?但前总裁鲁伟铭长期在东方证券交易和固定收益部门工作并担任负责人。卢大印则优势在信息化和经纪业务方面,在投行、固收等业务上的经验相对较为欠缺。

东方证券总裁将会是何人?卢大印是否有希望“扶正”、真正执掌东方证券的“大印”?一切还是未知数。

来源:东方证券年报

聚焦“两提升两稳固一突破”战略

在东方证券发展壮大的历程中,金文忠居功至伟。他参与创办东方证券、历任总裁和董事长达10年。2022年12月,时任董事长的金文忠接受采访时表示,“资本补充对于公司扩大业务规模,提升竞争实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东方证券将从资本、人才、机制三方面入手,增加发展动能;业务上实施“两提升两稳固一突破”,有效提升公司财富管理、投行业务,稳固资管业务、投资业务,实现金融科技的突破;继续保持高合规水平。

如今来看, wind显示,东方证券资管业务手续费净收入2021年达到36.22亿元的纪录后持续下滑,2023年、2024年资管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分别是20.28亿元、13.41亿元。

东方证券的全资子公司东证资管曾是国内资管行业的一面旗帜,是证券会批准的首家券商资产管理公司、首家获得公募基金管理资格的券商资管公司。东证资管2021年前明星基金经理、爆款基金迭出。但2021年后主动管理策略基金表现令不少投资者失望,被动投资理念开始成为主流,ETF基金成为资管机构的必争之地。

wind显示,东证资管2021年末的非货币型基金规模是2567亿元,在拥有公募管理资格的资管机构中,位居20名;2023年末,东证资管的非货币基金总规模是1665亿元,位列行业27;最新非货币型基金总规模1496.68亿元,行业排名30多位。

ETF方面,指数基金市场几乎被华夏基金、易方达、华泰柏瑞等少数几家巨头所垄断。华夏基金最新的指数基金规模达8633亿元。东证资管最新的指数型基金规模是98.44亿元。

受规模下滑、监管推动公募降低管理费等综合影响,东证资管2021年营收达到37.46亿元的巅峰,接着转跌,2023年、2024年营收分别只有20.62亿元、14.35亿元。东证资管2021年净利润14.38亿元,2024年只有3.33亿元。

东方证券还是汇添富基金的大股东。公告显示,尽管去年A股大涨,但受公募行业降低管理费让利投资者等因素的影响,汇添富基金2024年营收48.28亿元,同比2023年的53.71亿元下滑约10个点,同期净利润增长8.5%。

注册资本达40亿的东证资本连亏两年

东方证券旗下注册资本达75亿元的全资子公司——上海东方证券创新投资有限公司,是东方证券旗下注册资本最大的全资子公司,也是东方证券从事另类投资、科创板IPO跟投和不良资产市场的平台。东证创新2023、2024年营收分别是5.32亿元、2.64亿元,2023、2024年净利润分别是2.76亿元、1.28亿元,去年营收同比下滑50.3%、净利润同比下滑54%。

上海东方证券资本投资有限公司是东方证券旗下的私募股权基金投资平台,实缴资本达40亿元。2024年,东方证券资本亏损4.65亿元。这是继2023年亏损1.6亿元后,东方证券资本再次亏损。

从公开信息来看,东方证券资本的部分投资收益可能表现不佳。企查查显示,东证资本现存参股公司中,注册资本最大的是东方睿义(上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注册资本4.55亿元;东方睿义上海唯一的子公司是東方睿信有限公司。
公告显示,東方睿信的全资子公司金力集团有限公司是东建国际(0329.HK)的股东,持股比例20.94%。2021年以来,东建国际股价震荡下跌,从4.74港元跌至目前0.39港元(前复权)。东建国际近几年持续亏损,2024年财年再次亏损977万港元。

东方证券在香港的全资子公司东方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历经2022、2023年的巨亏后,2024年扭亏为盈。东方金控香港曾卷入一些房企暴雷风险。阳光城2022年发布公告,境外发债主体嘉世国际被东方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提起清盘呈请,成为内地房企近年来在香港的首例清盘。公告显示,东方金控香港持有嘉世国际本息总额为853万美元的未偿还债券。阳光城2023年A股退市,叠加地产市场深度下行,债务处置难以收拾。

2025年,加快子公司的扭亏将是东方证券的重头工作。上海国资委今年1月发布《上海市国资委2025年工作要点》,要求市属国企2025年加快亏损治理,实现亏损企业户数在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期间下降30%的目标。

东方证券主要参控股公司里,东证资本是唯一亏损的(来源:东方证券24年报)

保代频被罚,投行业务质量待提升

除了资管业务,投行业务也是东方证券的“金字招牌”。但面对监管层压实中介机构责任的坚决态度,东方证券一些项目也被发现风险且受到处罚。2024年5月,证监会指出东方证券投行存在部分项目质控和内核人员交叉混同、部分项目质控现场核查、部分项目聘请第三方信息披露不规范等问题,对东方证券采取责令改正行政监管措施;

2024年9月,山东证监局发出警示函,指出东方证券在共达电声再融资保荐业务上,存在未能勤勉尽责地对认购对象无锡韦感半导体有限公司的股权结构进行充分核查、未及时发现无锡韦感的股东存在代持等问题,包括朱正贵、刘旭两位保代在内的项目全链条责任人员被采取追责措施。

中国证券业协会官网显示,2024年至今,东方证券旗下的李方舟、刘旭、朱正贵、卞进等14位保荐代表人被北交所、上交所、深交所和多地证监局采取自律处罚/监管处罚措施,涉及广东奥迪威传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IPO、德耐尔节能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IPO、上市公司罗博特科并购项目等业务。

并购预期升温,但解决内耗问题不容易

除了内部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外部并购也是做大做强的重要方式。去年以来监管部门鼓励券商加快合并重组,上海的国资券商进展较快,大型券商国泰君安、海通证券火速合并,合并后多项资产规模跃居行业第一,震动业界。东方证券同为上海地方国资券商,合并预期也大幅升温。2024年以来,“东方证券可能并购上海证券”的传闻此起彼伏。

东方证券、上海证券的实控人均为上海国资委。东方证券现任董事长龚德雄曾担任上海证券的总经理、党委书记、副董事长、董事长等职务。这份履历也被不少投资者视为有助于推动合并后的组织、人事、企业文化和业务的整合。对此,东方证券回应“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相关信息”。

东方证券现任董事长曾在上海证券担任一把手(来源:东方证券年报)

而且今年1月,上海国资委发布《上海市国资委2025年工作要点》,要求把“建设一流投资银行”作为深入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关键举措之一。政策推进的背景下,由于国泰君安和海通已经完成合并后,东方证券的并购预期有望升温。

员工规模上,东方证券、上海证券的最新员工数量分别是5581人、1837人,分列全行业17位、58位(来源:中国证券业协会)。如果合并将达到约7400人,这意味着将超过国投证券、光大证券、长江证券等券商,跃居全行业10名开外,接近方正证券、兴业证券。

对于上海证券来说,被并购的吸引力相对更大。企查查显示,上海证券一直未实施股改,且近两年券商A股IPO独立上市基本消失,上海证券缺乏通过股市补充股权资本的途径。

而且上海证券缺乏不少金融业务资质。中国证券业协会官网的券商信息显示,相较于大而全的东方证券,上海证券没有记账式国债承销团成员、交易所固定收益平台做市商、港股通、场外期权二级交易商、交易所ETF期权做市商、股票期权自营等资质。

因此如果被东方证券合并,上海证券将实现曲线上市,意义重大。

但对东方证券来说,合并也需解决资源内耗的问题。上海证券多数分支机构位于上海,与东方证券重叠。中国证券业协会官网数据显示,东方证券在上海有46个营业部;上海证券在上海有33个营业部,占全部72个营业部的45%。如果选择整合,长远来看必须解决在狭小的市场内抢客户和抢资源的重大问题。










Copy Right © 2025 www.demirror.cn All Rights Reserved